反映涼州會盟的唐卡
武威,古稱“涼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的重要節點城市,是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也是多民族、多元文化匯集的歷史文化名城。1247年,蒙古皇子、西路軍統帥闊端同西藏薩迦派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在這里進行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會談,被稱為“涼州會盟”。
涼州會盟發生在我國疆域取得重要拓展的歷史時期。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北方草原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之后,成吉思汗的子孫在各地封王,成為治理國家各個區域的統治者。
涼州地區連接著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連接著中原農耕文明和邊疆游牧文明,是十分重要的戰略重鎮。這里由成吉思汗的孫子、窩闊臺的兒子西涼王闊端親自坐鎮。闊端是一位非常有才干的軍事家、戰略家,他通過調查研究,不僅了解了西藏地區的基本情況,還對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了一定認識。闊端采納了部屬的建議,決定迎請當時在西藏最具政治號召力和宗教影響力的薩迦派領袖薩迦班智達來涼州,共商西藏歸順大計,力圖以和平方式和政治手段實現對西藏的統治。
薩迦班智達是薩迦派大學者,也是西藏地區藏傳佛教歷史上獲得“班智達”稱號的第一人。當時,西藏處在吐蕃王朝瓦解后的分裂割據時期,和平談判對于西藏來說是最好的事情。既然蒙古皇子闊端發出了邀請,那么,順勢而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此種情形之下,年邁體弱的薩迦班智達審時度勢,毅然率領侄子八思巴、恰那多吉和眾多薩迦寺僧侶,攜帶大量經卷遠赴涼州,與闊端進行會談。
圖為涼州會盟地白塔寺
1247年,闊端作為朝廷代表,薩迦班智達作為西藏地方代表,在涼州進行了一系列磋商談判,并就關鍵問題達成共識。
涼州會盟之后,薩迦班智達寫了一封致西藏各地僧俗首領的信,即《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他在信中說,西藏已成為蒙古汗國(后來發展為元朝)屬地,闊端大王已委派薩迦班智達和其他“金字使者”對西藏進行共同治理。信中還對蒙古汗國為西藏規定的各項制度,包括呈獻圖冊、委派官員、繳納貢賦等,都作了說明。據史料記載,“衛、藏之僧人、弟子和施主等眾生閱讀了此信件后,無不歡欣鼓舞”。
元朝正式建立后,進一步在西藏地區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轄,直接行使行政管理權,處理西藏各項事務。元朝之后,歷屆中央政府都對西藏行使著完全主權,都把西藏劃定為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涼州會盟以和談的方式推動了統一,使當時的中國大地上避免了一場戰爭,各族人民因此免受戰爭的傷害,促進了各民族友好往來、和平相處。
對于涼州會盟,習近平總書記給予高度評價,他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歷史長河中,農耕文明的勤勞質樸、崇禮親仁,草原文明的熱烈奔放、勇猛剛健,海洋文明的海納百川、敢拼會贏,源源不斷注入中華民族的特質和稟賦,共同熔鑄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進藏、涼州會盟、瓦氏夫人抗倭、土爾扈特萬里東歸、錫伯族萬里戍邊等就是這樣的歷史佳話。
(來源:統戰新語)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